主页 > 景区介绍 > 想问一昆仑关在什么地方

想问一昆仑关在什么地方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想问一昆仑关在什么地方

位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与邕宁县(现为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交界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0公里。相传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距今已有千多年。

二、南宁三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市政府出台《南宁市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城市中心城区,城区、开发区各主要乡镇,市域各县作出了相关的建设规定,并要求中心城及市域各城镇要围绕“特”字做文章,实现三年初现成效、五年大见成效的目标。

中心城区 突出“生态双城”景观特色

绿树成荫的南宁,在塑造特色时强调了要加强山水自然景观的建设,即突出“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的“生态双城”景观特色,实现生态景观面貌的多样性。

南宁市利用中心城“青山环抱、邕江穿绕”的自然地貌特征以及亚热带生物资源优势,构建以周边“山、水、林、田”为基本的生态支撑体系,与内部邕江绿地主脉、公园绿地支脉形成的“羽状”绿地网络相互融会的绿地系统主结构,打造“中国绿城”品牌。

同时南宁还利用邕江及其内河支流,构建合理的城市环状水网体系,将城市内河水系及沿线区域建设成为畅通的行洪道、水清岸绿的滨水生态住区、风景秀丽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内涵丰富的文化带、人水和谐的休憩园,形成独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水城”景观生态环境。

此外,南宁市还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整合旧城面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融合民族风情民俗,做好历史文化遗迹、传统风貌街区的保护、修复和改造工作,修复水文化历史街区,塑造多元化的建筑风貌,建设特色文化园区。通过以上特色的打造,使南宁市不仅成为一个以“青山为屏、邕江为带、山水相衔、绿羽成脉”的生态城市,同时也成为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光的现代化宜居园林城市。

主要乡镇 突出“田”“水”等不同主题

青秀区长塘镇、兴宁区三塘镇、良庆区那马镇等一批乡镇榜上有名,成为南宁市重点塑造大镇,3至5年后将向市民呈现出不同特点的主题特色。

青秀区:长塘镇将突出“田”的主题,结合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打造大型特色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勾勒“城”和“田”相融互补、特色各异的独特风貌;伶俐镇突出“水”的主题,依托临江优势,保护沿江生态风貌,同时依托伶俐工业集中区,结合新型特色工贸型强镇的发展定位,协调好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南阳镇、刘圩镇突出“人”和“城”的主题,重点发展农产品,打造和谐宜居的集贸型小城镇。

兴宁区:三塘镇结合休闲商务城镇(新区)这一发展定位,在“休闲”上做文章,打造休闲旅游特色;昆仑镇则要建设成服务于昆仑关景区的生态型特色突出的旅游接待中心。

良庆区:那马镇主打“生态宜居、特色旅游”牌,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和现代化农业;大塘镇在大力发展工贸业的同时,加强城镇建筑风貌的塑造,建设成富有现代气息、环境优美的南部工贸型中心镇。

邕宁区:蒲庙镇将加强传统历史街区和特色街区的改造和建设工作,充分展现蒲庙镇具有的历史文化底蕴。

江南区:苏圩镇将把自身打造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及中转物流为主的小城镇;江西镇则以扬美古镇为依托,构建生态宜居的旅游小城镇。

西乡塘区:金陵镇作为南宁市西部的中心城镇,将打造出现代、宜居的城镇风貌特色;坛洛镇结合特色农业这一特点,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上下工夫。

经开区:吴圩镇将被构建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经济繁荣的南宁市南部现代化空港新城。

市域各县 六县城镇塑造各显特色

《意见》也对六县的城镇塑造作出了相关的规定。

武鸣县:县城要结合具有的壮乡文化特色,重点做好“壮乡文化之都”这篇文章,注重将民族文化融入城市特色塑造的建设当中。

宾阳县:城要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结合产业特点,打造出环境优美、个性鲜明的现代化商贸城市特色。

横县:县城要做好“茉莉花之都”“滨江古城”这两篇文章,积极打造郁江两岸景观,形成“城在花中”的特色景观。

隆安县:县城作为南宁市西部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突出山、水特色,塑造“青山秀水半入城”的景观风貌,打造山水园林小城市。

马山县:县城作为黔桂经济通道的地区性节点城市,具有丰富的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塑造并体现出富有民俗风情的生态城镇特色。

上林县:则要在“生态和旅游”上下工夫,做好“南宁后花园”这篇文章,积极塑造出生态型小城镇特色。

三、临桂县乡村旅游

作为旅游业中的后起之秀,广西乡村旅游却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临桂县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创了景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新农村 新风貌 新旅游

作为旅游业中的后起之秀,广西乡村旅游却已成为广大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2009年底,全区建成常态性经营的乡村旅游点达300多个,“农家乐”500多家,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192个,分布在全区14个市80多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广西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排第9位,在西部省区排第2位。广西旅游局还与农业、建设等部门合力打造了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的南宁―百色高速公路沿线和右江河谷沿线城乡风貌改造的乡村旅游村屯示范工作也初显成效。乡村旅游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广西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属较早兴起乡村旅游的省区之一。在桂林国际旅游的带动下,在浏览漓江回程中转地的阳朔,由外国散客及背包旅游者的推动,广西乡村旅游悄然兴起。由于国家和广西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政策的出台,桂林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多,80年代中后期,阳朔、龙胜等县的农家乐得较快发展,阳朔还产生了职业的服务于乡村旅游的农民导游。阳朔高田乡枥村和龙胜龙脊和平乡就是这一时期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阳朔、龙胜等地的带动下,桂林郊区及恭城、兴安、资源、灵川、灌阳,南宁郊区及武鸣、邕宁、横县,柳州的融水、三江、柳江、柳城,玉林的北流,钦州的灵山,百色的凌云等地均利用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展了以“农家乐”、民族村寨观光游为主要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后,国家和广西分别出台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政策,2004年以后,广西乡村旅游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发展规模和涵盖范围明显扩大,并成为广西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临桂县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发“农家乐”旅游,开创了景区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如今景区所在的临桂县宛田乡东宅江村的60户瑶族村民,不再以“种稻”为惟一的农业生产,养殖、种植也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自景区开业来,牲畜、家禽、蔬菜、杂粮是供不应求。由于景区优先保价收购村民的农副产品,所以保证了村民的收入。此外,村民还利用空闲时间,用祖辈相传的手艺生产草鞋、绣包等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手工艺品,自产自销。如今,瑶寨里有了村民投资的小卖铺、农家餐馆、农家旅馆,形成了一个围绕景区周边发展的经济带。村寨因开发旅游,修通了道路,原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竹子,因交通不便卖出的价钱很低,现在不仅有许多老板亲自到瑶寨里收购,价钱也由原来的3元涨到现在的15元。2005年9月至今,瑶寨农产品实现产值100多万元,比景区开发前同类农产品增加附加值60多万元。在蝴蝶谷景区的大力扶持下,东宅江村瑶寨每户的年均收入由原来750元提升到3100元,85%的家庭买了摩托车,有的还买了小汽车,部分家庭还配备了家庭影院。 我只能给你提供这些,给你作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