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太原哪些是A级景区
2020太原哪些是A级景区
九龙国际文化生态园、晋祠旅游区、东湖醋园、台骀山滑世界景区、中国煤炭博物馆、清徐宝源老醋坊、汾河公园景区、太原动物园、太原森林公园、蒙山大佛景区、太原白云寺、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华傅山旅游景区、太原市蒙牛乳业工业旅游景区、太原食品街、龙华寺、古交市红豆山庄景区、太原碑林公园、太原晋农农业博览园景区等。
2020太原哪些是A级景区?
拓展:
国有A级景点
太原(4个):晋祠、中国煤炭博物馆、太原动物园、太原碑林公园
大同(3个):云冈石窟、恒山、晋华官(井下游)
朔州(1个):应县木塔
忻州(3个):五台山、河边民俗馆、代县雁门关
阳泉(2个):关王庙景区、冠山森林公园
晋中(7个):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王家大院、常家庄园、乔家大院、寿阳县祁寯藻故里
吕梁(3个):汾酒文化景区、卦山、玄中寺
长治(4个):壶关太行山大峡谷风景旅游区、平顺太行水乡风景区、武乡八路军文化园景区、沁源灵空山风景名胜区
晋城(5个):王莽岭、蟒河、珏山、丹朱岭工业旅游景区、长平古战场炎帝文化风景名胜区
临汾(5个):尧庙华门、壶口瀑布、古县牡丹文化旅游区、姑射山、明代监狱
运城(12个):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永济普救寺、舜帝陵、李家大院、五老峰、鹳雀楼、大禹渡景区、永济市蒲津渡遗址博物馆、新绛龙兴寺、新绛绛守居园池、万荣东岳庙景区
古交有什么好地方
你是问旅游景点吗?
狐突与狐氏墓群
狐突与狐氏墓群位于古交市常安乡郭家梁村东南3.5公里的马鞍山西山尖上。狐突,春秋时晋国大夫,字伯行,晋文公重耳的外祖父。前637年被葬于马鞍山顶上;前632年晋文公重整其坟茔,建祠以祭,马鞍山改为狐爷山,查其基区,有大小坟区70余座,是狐氏家族的墓群。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庄寺石窟
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刘庄寺村大川河东1公里,寺已毁。遗址面积500平方米,后部依崖开凿出同一形状的6个石窟.全长10米左右,其中5个佛龛中雕有大佛29尊,年久严重风化,面目全非.东侧一窟为宽、深各2米、高1.5米方形,顶部镌八瓣莲花藻井,正面镌0.24米高的坐像1尊,周围刻高0.08米的小佛像15层,现计838尊,窟内淤积严重,难以查清,大概有千余奠,故称“千佛洞”。从造型和服饰衣纹判断应是唐代遗物,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口圣母庙
位于古交市河口镇河口村西,为清代建筑,座北朝南,存有戏台、正殿3间,硬山顶。琉璃正脊,剪边,三踩斗拱,东厢房为小式建筑,戏台3间,原台硬山顶勾连搭前台卷棚顶,琉璃剪边,单昂三踩斗拱,建筑手法有元代遗风,1999年村民集资进行过正殿维修,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寺
千佛寺原建于古交镇西南,一九九一年古交市人民政府,将其整体搬迁现址并复原。寺庙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9平方米,保证范围的古建为679.65平方米。
据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二年)《重修千佛寺碑记》载:该寺“来自唐代,由来已久”。距今有千余年历史,因殿内有千余条石雕佛像而著名。其建筑有大难宝殿(正殿)座南朝北,左侧从南北依次为门帝殿、右侧从南到北依次为伽篮殿,正前方为天王殿,天王殿左侧建有,右侧建有,二00三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峰景区
位于本市古交南部,大川河上游,邢家社乡童子川村,地理位置优越,距古交市区25公里,交通便利,环境没有污染,有利于古交市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南线公路可连通龙山石窟、太山龙泉寺、蒙山大佛、石千峰旧新石器遗址、南岩石窟、刘庄石窟等众多古迹景点,西南线公路可达晋祠,交城卦山玄中寺等景点。
汾河景区
汾河景区于2002年开工建设, 2005年底完成。景区总长5公里,占地面积94万平方米,其中园林面积34万平方米,总投资6800万元,分东西景区西部分。
景区东起长峪沟桥,西至火山大桥,北临火山新区,南靠东曲矿,占地面积40万平米,其中园林面积15万平方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河道治理、防洪保安、城建水保与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西景区占地面积54万平米,栽植各种观赏树木8000余株,草坪11万平米;有桥、廊、亭等景观建筑12处,建有平安广场、金色年华广场、方正园、观景台、飞翔广场、景宜园等主景点6个,一般景点9个,园林路8000米,以汾河为界,东景区可分为南、北两条景观带。景区以山为衬,以水为脉,围水造景,依绿设景,亭廊相映,树木峥嵘。多处亲水平台,各色雕塑、座凳、园林小路的布设,充分满足了人性化要求。夜幕降临,遍布景区的800盏花灯、4000米轮廓灯与滨河南北路车水马龙的场面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东景区象一条绿色带飘逸在古交东大门,以其清新秀美、绚丽多彩的风姿笑迎四方宾朋。
古交市古文化遗址
1983年7月,省考古研究所在位于古交镇西约1.5公里的凤凰岩山顶上,在此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凿形器和尖状器等。这批散布于地表的石制品,主要发现于大川河、原平河、及屯兰河下游与汾河交汇地带,其范围东起古交镇、西至屯村、北至西曲李家社、东西宽约4公里、南北长达7公里、约一万平方米,考古专家认为此石器遗址是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说明古交一带曾是古代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确认该地为旧石器时期的石器。距今约有十几万年。它的文化时代应晚于丁村文化早于鹅毛口文化,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头龙王庙
位于古交市镇城底镇山头村东。清代建筑,存有戏台、钟鼓二楼和前、中、后三殿。庙座北朝南,前为卷棚戏台3间,两侧建筑为砖券门洞,上为十字攒尖顶的钟楼,配殿已毁。前殿、中殿、后殿均为硬山顶,布筒瓦。中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小式建筑,有廊。东有圣母殿3间,存壁画6平方米。西为龙王殿,施双翘五踩斗拱,壁绘龙王出巡布雨和回宫图20平方米,另存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石碑4通。2004年村民集资维修,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睦联坡烈士陵园
位于常安乡睦联坡村东约一华里的阶地上,距古交五十华里。始建于1944年7月,原占地五亩,陵中建有高八米的纪念碑。碑身由青石制成。正面为“晋绥边区第八分区党政军民殉国烈士纪念碑”十九个宋体大字,碑顶屹立着抗日战士的石雕像。碑阴为晋绥军区政委林枫撰写的碑文,两侧缕刻着殉国烈士英名。其中较著名的有八专署专员顾永田、八分区副司令员刘德明等。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绥边区八分区驻地旧址
位于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西,原为明嘉靖年间村庙,存有正殿,配殿等15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古交是晋绥边区南部的前沿阵地,八地委专署分区机关长期驻在关头村。地委书记罗贵波、副书记张永青、专员康世恩、司令员王长江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军民对敌进行艰苦壮烈斗争。现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草庄头战斗遗址
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草庄头村西300米的山梁上。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在此构筑钢筋砖石据点,面积约3000平方米。草庄头一带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鬼子汉奸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于1943年9月28日彻底摧毁该据点,全歼守敌百余人,缴获机枪五挺,掷弹筒三个,步枪八十余支,电台一部,子弹数万发,及其它物资,受到晋绥军区表彰。现为古交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