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导演?
一、红色娘子军导演?
谢晋,男,汉族,中共党员,1923年11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
1950年在爱情电影《哑妻》中担任副导演出道,后独立执导淮剧短片《蓝桥会》,从而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1957年执导彩色体育电影《女篮五号》被大众熟知。导演作品《蓝桥会》《水乡的春天》《红色娘子军》等。1997年获得第2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98年获得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中华文学及艺术家金龙奖“当代电影大师”称号,并获得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2005年获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得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艺术成就奖。
2008年10月18日在浙江上虞下榻的酒店辞世,享年85岁。
二、红色娘子军口号?
1.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2.我们娘子军用枪为民,她们是不爱红装爱武装!
3.与时俱进,巾帼不让须眉;千年古都,尽显女军风采。
4.给社会代来正能量,优秀是一种习惯。
5.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
三、红色娘子军时间?
1931年5月1日 1931年5月1日,正在琼崖革命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乐会县(今琼海市)苏维埃政府和红军三团,专门组织走出家庭立志革命的妇女,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特务连。100多名农村妇女,冲破封建牢笼,佩戴上“女子军”臂章,在军旗前庄严宣誓:“为人民,为革命,我坚决服从命令,并随时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四、红色娘子军原型?
她曾经攻打过5座炮楼,她是电影《红色娘子军》中那个背着熟睡孩子行军打仗的女战士的原型。如今,她静静地长眠了。9月14日凌晨1时50分,红色娘子军战士王运梅在琼海市阳江镇岭下村的老家去世,享年103岁。
今天下午3时许,王运梅的追悼会在岭下村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为这位老战士送行。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也派代表给王运梅家属送上了1万元慰问金。
“阿婆,您一路走好。我们来送您了。”“阿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点燃一支香,按照农村风俗,参加追悼会的人们排着队依次向王运梅告别。这位出生于1910年的老战士,21岁就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后任红色娘子军二排排长。
“娘喂!”81岁的庞庆美抚摸着母亲遗像悲声痛哭。王运梅有未了的遗愿———去年,在过102岁生日时,她还说过还要好好活着,多看看日益富强的祖国。
“从昨天下午开始直到晚上12点,我的手机就没停过。”一直与王运梅联系密切的琼海市新闻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听闻王运梅逝世的消息后,很多曾经来探望过老人的热心人士纷纷表示了对她的哀悼,并委托他给老人送上花圈,“有一位广东的艺术家为阿婆雕塑的头像刚刚完成,正准备给阿婆寄过来,没想到阿婆却走了……”
晚年的王运梅应该了无遗憾。2000年,王运梅与其他健在的红色娘子军战士搬入海南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由专人照顾。2012年,她以102岁高龄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创下党史上年纪最大新党员的纪录。
五、红色娘子军前身?
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冯白驹领导的琼崖苏区红三团下属的一支武装力量。1931年5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在乐会县第四区赤赤乡内园村正式成 立,这就是著名的“红色娘子军”。
女子军特务连连长为庞琼花(后为冯增敏),指导员为王时香。全连有三个排,一排长冯增敏(后为卢赛香),二排长庞学莲(后为李昌香),三排长黄敦英(后为曹家英)每排三班,每个班有十名战士,全连九个班,加上连部的传令兵、旗兵、号兵、庶务、挑夫和三个膳食员,全连共有一百零三人。
该武装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村青年妇女,有的来自农民赤卫队,有的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该部队旗帜鲜明,作战勇敢,曾在第二次琼崖苏区反围剿中担任掩护任务。其事迹已于建国初期被改编成芭蕾舞剧而被全国群众所熟知。
六、红色娘子军战绩?
答:这批在琼崖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转战5个县,创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文魁岭保卫战”等辉煌战绩,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沙帽岭上首战成名
4月底,春光正好,走在琼海市阳江镇红色村内,看见红色娘子军操练场旧址绿草茵茵,村民带着孩子在这里散步玩耍,一派安静祥和,谁能联想到90年前这里厉兵秣马的紧张氛围呢。1931年5月,女子军特务连成立后,很快就投入军事训练,每日严格的训练并没有使她们退缩,反而激起了她们上场杀敌的决心。
很快,她们就迎来了首次战斗。
1931年6月,国民党“剿共”总指挥陈贵苑经常到琼崖红军的根据地“扫荡”,阴谋“围剿”正在当地活动的红三团。为了解决其对苏区的威胁,红军决定将计就计,在沙帽岭设下埋伏, 而充作“诱饵”的,就是成立不久的娘子军。
面对几百余敌人的民团武装,仅有100余人的女子军并没有胆怯。已故的女子军特务连连长冯增敏生前在采访中说,接到任务后,战士们个个情绪高涨,她们用椰子油将枪擦得锃亮,为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6月26日晚,趁着夜色,女子军走了15公里山路赶到了预定地点。她们埋伏在山坡上,长时间紧握着枪的手上都是汗,衣服被露水浸湿,皮肤被蚊虫叮咬,但没有一个人出声,山坡上,只有风吹树叶的飒飒响声。
27日清晨,被红军主力撤退假象迷惑的陈贵苑趁机偷袭苏区。面对敌人的进攻,为了诱敌深入,红色娘子军且战且退,佯装败退。
敌军见只是一些女红军,不知是计,对女子军穷追不舍。当敌军进入红军的伏击圈后,红军指挥员一声令下,进攻开始,沙帽岭顿时枪声大作。
此时,女子军的号兵吹响了冲锋号,红旗迎风扬起,女战士们迅速从两翼包围过来投入战斗。敌人溃不成军,一面还击,一面四散逃跑。
战斗结束后,她们在打扫战场时没有找到民团司令陈贵苑,女子军一路搜索树林,看到一个人正在脱军装,上身只剩一件衬衣,帽子也丢了,并自称是伙夫。但冯增敏并不相信,通过审问其他俘虏,证实此人就是陈贵苑。几天后,经过公审,陈贵苑被苏维埃政府枪决。
沙帽岭伏击战共毙、俘敌一百余人,缴获枪支一百余支、子弹千余发,女子军无一伤亡。初战告捷,女子军声威大振,大大鼓舞了琼崖红军的士气。
火烧炮楼显机智
经过第一次战斗的考验后,女子军战斗的脚步没有停止,愈战愈勇,短短一年时间里,她们的军旗高高地飘扬在乐会、琼东、万宁、定安、文昌等5个县。女子军特务连鏖战50多场。
这支百余人的队伍,何以在多次战斗中取得胜利?回望那段历史,不难发现,以少胜多的秘诀之一就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定策略。
女子军特务连装备有限,战士们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缺少机关枪,她们就将竹子劈开,辅以燃放的鞭炮,用声音迷惑敌人,常常把敌人吓得四散逃开。在躲开敌人追踪的时候,她们有独特的侦察方法,她们在山路上注意观察蜘蛛网,如果路上有蜘蛛网,那就是没人经过,可以放心大胆地通行。
在攻打被称为“铁桶江山”的文市炮楼时,女子军战士将机敏发挥得淋漓尽致。1931年,国民党在乐会县文市墟修筑了一座炮楼,该炮楼切断了阳江至中原的交通线,对乐四苏区构成严重威胁。红三团决定拔除文市炮楼。9月,红三团主力和红色娘子军向炮楼发起进攻。
几十年后,女子军特务连老战士王运梅回忆,红军当时的武器装备有限,既没有大炮,弹药也少,仅靠土枪土炮无法攻下炮楼。更艰难的是,在距炮楼20多米的外围,还筑有一道铁丝网,火力封锁严密,红军无法靠近。
如何攻打?经过仔细勘探,红军决定用火攻,挖一条一人多深的交通沟,将植物覆盖表面,并从地道将木柴、稻草、火油等运到炮楼。
为了消耗敌人的弹药,心灵手巧的女子军们用芭蕉叶和树枝做成假人,还为其“戴”上帽子。一到晚上,女子军就把这些假人放在前沿阵地,在夜色中,敌人看得模模糊糊,以为是红军偷袭,急忙朝假人开枪。与此同时,娘子军的号兵也开始猛吹冲锋号,佯装要进行攻击,并不时变换位置,吸引敌人火力。
而到了白天,女子军又时不时故意把军旗举起来,敌人看到后便开枪射击。枪声一响,军旗就立刻消失不见。“战斗了好几天,我们没有浪费一颗子弹,可敌人在炮楼里被我们气得咬牙跺脚。”王运梅曾回忆说。
第四天破晓,地道挖到炮楼底下,总攻开始,红三团和赤卫队很快将柴火、煤油搬运到炮楼底下,然后撒上干辣椒,用火点燃。随着火越烧越旺,火苗和辣椒味很快冲进了炮楼,熊熊大火把整座炮楼都烧着了。烟熏火燎中,守军阵脚大乱,民团中队长冯朝天也被活捉。
马鞍岭上逞英豪
1932年,琼崖红军到了生死攸关的严峻时刻。此时的琼崖红军规模不断扩大,对敌人的威胁也日益增加,敌人开始计划“清剿”琼崖红军。当年7月,国民党旅长陈汉光重兵“围剿”中共琼崖特委、红军师部和琼崖苏维埃政府驻地琼东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长坡镇烟塘地区),大批苏区战士殉难。
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红军决定向母瑞山撤退。当队伍撤退到马鞍岭时,敌军尾随而至,为掩护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撤退,女子军一连和红军一营的战士们决定利用马鞍岭的有利地形,同追兵战斗。
在女子军参加的多场战斗中,她们的敌人大多数都是地方武装及民团,唯有马鞍岭阻击战中,她们面对的敌人是国民党装备精良的正规部队。敌军手持先进武器,来势汹汹。
那天,子弹就像雨点般齐向女子军射来,打得树干噼啪作响,树枝被折断,阵地升腾起团团浓烟,战士们也被掀起的泥土掩埋了半截身体。女子军奋力反抗,击退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但几次惨烈的战斗之后,原本不多的子弹就要用完了。
一颗子弹要打死一个敌人!冯增敏下令,每人留下一颗子弹,其余的都集中起来交给队里的 “神枪手”陈月娥。一声声枪响,一个个敌人倒下,枪筒打热了就换另一支。
没有子弹,娘子军们就用石头、枪托、木棒和敌人搏击。千钧一发之际,援军赶到。由于敌人攻势太过强大,正面对抗损失太大。红军决定留下女子军第二班继续打掩护,其余的女子军及红一营向牛庵岭撤退。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女子军第二班向敌军发起冲锋,最后弹药断绝,全部壮烈牺牲。当晚,当冯增敏和队友返回马鞍岭时,昔日的战友静静地躺在地上,周围是被摔断和砸碎了的枪,她们身上的衣服沾满血迹,手里仍紧握着枪把,身体仍然保持着与敌人搏斗的姿势。
1932年底,因第二次反“围剿”失利,琼崖红军主力遭重创,女子军特务连大部分战士英勇牺牲,连长、指导员被捕入狱,女子军被迫化整为零疏散。尽管女子军成立后战斗历程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它却深刻反映了琼崖革命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在琼崖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七、红色娘子军文字?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革命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战斗队,她们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
革命的琼崖女性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这是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曲《红色娘子军军歌》中的歌词,也代表着红色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红色娘子军骁勇善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铸就红色娘子军精神的背后,蕴藏着海南岛(旧称“琼崖”)女性悲惨的命运。
在中国旧社会的迫害之下,琼乐、乐会两县(后合并为琼海市)的女性很早就萌生了革命意识。琼崖长期为劳动力输出区,不少男人迫于生计“卖猪仔”到海外当劳工,导致当地女性很早就成为当时顶梁柱,也迫使了琼崖女性纷纷形成了独立意识。与此同时,琼崖女性一直过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木头跟木头抱”的生活。但是压力越大反抗亦越大,琼崖女性不仅因此磨炼出吃苦耐劳的品格,还造就了她们的反抗精神、革命精神。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琼崖妇女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1927年国共合作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武装革命,随即全国各地开始燃起了星星之火。早在1927年,杨善集、王文明、陈永芹等领导琼崖人民在琼海万泉河畔的椰子寨打响琼崖武装革命暴动第一枪,随后在1930年,琼崖红军第二独立师正式宣布成立。
红军的发展壮大和对敌作战的不断胜利,鼓舞着共青团、妇女会赤卫队等群众组织的发展,广大青年妇女纷纷要求参加红军。1931年5月1日,红色娘子军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万人庆祝大全上正式成立,娘子军全连共100人,编制3个排,9个班,连长为庞琼花,指导员王时香。
巾帼不让须眉
红色娘子军成立以后,在红军独立师师部的领导下,可谓“文武双全”。在“文”中,红色娘子军积极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引导群众。红色娘子军平时积极配合当地苏维埃政府到各村开展工作,积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在驻地办夜校,教农村妇女识字读书,帮助农民干农活、解民忧;她们走村入户,宣传党的政策,启发群众觉悟,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在土地分配中,参加调查核实人口、丈量土地、定桩划界等工作。时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的冯白驹后来在回忆她们的事迹时说:“娘子军在苏区和群众结合得很好,经常参加农业生产,帮助农民干各种活,很受群众拥护。”
在“武”中,红色娘子军在琼崖最艰苦的革命时期先后参加了50多场战斗,可谓骁勇善战。1931年6月,刚成立不久的红色娘子军配合红三团一营伏击沙帽岭,首战告捷,威名不胫而走。之后,她们又参加了火烧文市炮楼、保卫文魁岭等战斗,显示出了独当一面的作战能力。1932年8月,在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红色娘子军占据马鞍岭有利地形与来犯之敌展开激战,掩护了主力部队转移。面对敌人的再次进攻,担负留守任务的第二班10名女战士与敌军展开英勇搏斗,直至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1932年7月始,国民党对琼崖革命根据地进行残酷“围剿”,琼崖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红色娘子军第一、二连先后解体。红色娘子军疏散后大部分化名隐蔽于群众之中。庞琼花、冯增敏、黄墩英、王时香、庞学莲等骨干先后被捕入狱达5年之久。面对严刑拷打、金钱诱惑,她们绝对忠诚、守口如瓶。敌人无计可施,只能将她们送进了广州“感化院”,但没有一个人被“感化”变节。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她们被释放回到家乡。化整为零的女战士分散到各地后不少成为革命骨干。在红色娘子军的精神指引下琼崖妇女依旧在各个时期续写红色娘子军的红色传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们在各个战斗单位里,表现出了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抗战时期,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的女子军排,继承和发扬了红色娘子军作风,战斗在抗战前线。在1950年海南解放时,琼崖纵队女战士已占到了整个革命队伍的15%。
红色娘子军精神永存
在琼海市的市中心,矗立着红色娘子军的塑像。每年5月1日,各地的群众都会自发来到这里在塑像前献上花圈。
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战斗编制,虽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时间,但红色娘子军精神却一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妇女群众投入到革命当中。直至今日,在新的时代潮流中红色娘子军继续发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独特作用,凝聚起改革发展稳定的巾帼正能量。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红色娘子军建立90周年,海南举行了多个纪念活动,海南多市政府以红色娘子军为主题进行党史学习活动,在5月1日红色娘子军9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中,除了祭奠活动外,组成1.5万人徒步活动,共同挥舞国旗,高唱《红色娘子军军歌》。海南人民一直记着红色娘子军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队伍,保持初心不改、斗志不衰,以不同的方式续写着新的红色传奇。
八、红色娘子军是红色故事吗?
红色娘子军说的是琼崖纵队的故事,当然是红色故事
九、琼海红色娘子军故乡?
1927年9月23日,琼崖共产党人在嘉积镇椰子寨村打响了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琼崖第一枪。这一枪宣告了共产党领导的琼崖人民军队的诞生,这一枪是琼崖23年红旗不倒历史开始的标志。作为这一历史见证的嘉积,从此闻名于世。现存的“琼崖仲恺农工学校”旧址、琼东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等战争遗物,是琼海革命人士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是琼崖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历史丰碑。
现代的嘉积人,为了纪念先人的丰功伟绩,修建了杨善集纪念园、王文明园、周士弟将军纪念馆以及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一批场馆。这些场馆现已成为我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2万名学生到场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01年6月,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还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先后投资500万元,用现代布展先进手段建设成以“和平胜利”为主题的专业性展馆,园内的和平广场也已建成使用。
十、红色娘子军是什么?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纵队娘子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