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景区介绍 > 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能开车吗?

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能开车吗?

栏目: 作者: 时间:

一、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能开车吗?

不能开车。        本想游览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结果一不留神让一个牌子误导了,误打误撞到这里。

        既来之,则安之,看看也好。

        实际上,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景区和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虽同属于六盘山山系,但两者一北一南,相距60多公里呢,这才叫南辕北辙。因为山上停车位有限,而且山路窄、弯道多,需在山下换乖摆渡车。不过做为红色景区,六盘山己免门票,所以掏三四十元的摆渡车费也就能想通了,任何景区都需要人去管理的!

二、红军长征六盘山有多少红军?

1.4万。

红一方面军长征时人数:8.6万,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人数减少了5万,剩余3万。然后四渡赤水、翻越雪山、过草地等,到达哈达铺时剩余1.4万人,而后翻越六盘山,后到陕北吴起镇仅剩7200人。

三、固原到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自驾怎么走?

  走高速的驾车路线如下。

  驾车路线:全程约63.2公里

  起点:固原汽车站

  1.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行驶190米,右转进入萧关大道

  2.沿萧关大道行驶350米,直行进入萧关大道

  3.沿萧关大道行驶470米,朝平凉/西安/G70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

  5.沿福银高速行驶43.5公里,在隆德/六盘山镇/G312/S101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六盘山立交桥

  6.沿六盘山立交桥行驶720米,直行

  7.行驶470米,朝隆德方向,左后方转弯进入沪霍线

  8.沿沪霍线行驶11.4公里,直行进入六盘山隧道

  9.沿六盘山隧道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沪霍线

  10.沿沪霍线行驶2.4公里,朝六盘山长征景区/X41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X415

  11.沿X415行驶360米,过杨家桥,右前方转弯

  12.行驶8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不走高速的驾车路线如下。

  全程约60.4公里

  途经:S101、沪霍线

  起点:固原汽车站

从固原汽车站到萧关大道,行驶190米

右转,进入萧关大道,行驶670米

进入环岛,进入长城西路,行驶2.1公里

右转,进入银平公路,行驶3.1公里

请直行,进入上海路,行驶500米

右转,进入清河南街,行驶1.1公里

请直行,进入银平公路,行驶2.7公里

请直行,进入S101,行驶34.0公里

右转,进入X415,行驶5.1公里

请直行,进入沪霍线,行驶10.7公里

右转,进入X415,行驶360米

右转,从X415到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行驶40米,到达终点

  终点: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

四、红军长征经过六盘山的路线?

1935年10月初,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

1935年10月7日,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扩展资料:

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六盘山是近南北走向的狭长山地。山脊海拔超过2500米,最高峰米缸山达2942米。其北侧另一高峰亦称六盘山,达2928米,由平凉至静宁的公路312国道经此。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因此得名。山地东坡陡峭,西坡和缓。

五、红军长征先过六盘山还是岷山?

中共中央率右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和军委纵队,以陕甘支队名义于9月10日由阿西地区北进,经俄界越过岷山,突破天险腊子口,北渡渭河,翻越六盘山。10月19日,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先是六盘山,后岷山

六、六盘山景区和六盘山长征景区区别?

区别是:

一,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位于隆德境内的六盘山上,海拔2832米。为纪念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既长征胜利70周年而建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二,六盘山自然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环境优美、气候凉爽,负氧离子含量高,有“高原绿岛”之称,是西北人最喜欢去的避暑胜地之一。深入六盘山秘境,看小南川溪流缠绕,山峰林立,瀑布飞跃;去凉殿峡消夏纳凉,追忆一代天骄的英勇,感受古战场的茂林晴空;在静奇、秀美的野荷谷,将灼灼盛开的荷花尽收眼底,回归自然的本真,感受心灵的自由。

七、有关红军长征的话剧剧本?

时间:一个又一个瞬间的四月星辰。
  地点:红军长征途中。
  人物:老班长、小梁、小俊、小宝。
  [一望无际的大草地,偶尔从远处传来几声鸟啼,点缀着苍茫荒凉的草地。]
  [主持人上。
  主持人:!935年秋天,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肠胃病,小梁和另外两个小战士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员班长照顾他们,跟着大部队后面慢慢着,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他们走一阵歇一阵,不到半个月,他们的干粮都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下)
  [小梁与小俊艰难地上。
  小俊:小梁哥,我实在走不动了。
  小梁:那好,就在这儿歇歇吧。
  小俊:小梁哥,我饿极了……
  小梁:看看还有吃的吗?(解下身上的干粮袋)啊呀,没有了。
  小俊:(解下粮袋)我也没有了。
  小梁:(突然发现野菜)小俊,你看这是什么?
  小俊:野菜!(抢过来欲吃)
  小梁:(阻止)别吃。问问老班长,不知能不能吃呢?
  [老班长背小宝上。
小宝:老班长,放下我,放下我。
  [老班长放下小宝,小宝的腿伤突然疼痛。
  老班长:咱们今天就在着儿宿营吧!
  小俊:老班长,这能吃吗?
  老班长:(接过野菜,放在嘴里,尝了尝)能吃。你们找野菜,我去找水。
  小战士们:是!(分头找野菜)
  [老战士来到水塘边,突然发现水塘里有鱼,惊喜万分。
  老班长:鱼,水塘里有鱼!(喊)小梁、小宝、小俊,你们快俩看呀!这水塘里有鱼啊![小战士们疾步上前,观察水塘。
  小梁:真的,这水塘里有鱼啊!
  [小宝急用手去捞鱼。
  老班长:(拉住小宝)小宝,当心!别掉进水塘里!
  小宝:我要是掉进水塘里,就变成一条大鱼。
  小俊:不行!大鱼吃小鱼,都让你吃了,我们连毛毛鱼都吃不着了。
  [小战士们一阵戏闹。
  小梁:(对老战士)咱们想办法弄鱼吃。
  老班长:(思索地)对,怎样才能把鱼弄上来呢?
  小宝:我有办法。(从小俊身上拿下斗笠,用斗笠捞鱼)
  众人大笑。
  小俊:(夺过斗笠)你呀,“竹篮打水一场空。”
  小梁:我下去摸鱼。(欲下水)
  老班长:不行。(拉住小梁)草地的水塘深浅莫测,一路上牺牲了不少同志,有的是陷进烂泥里起不来的。
  小俊:咱们钓鱼。
  小梁:钓鱼?没鱼钩怎么钓?
  小宝: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地望着鱼游走啊!
  老班长:孩子们,你们看。(拿出一根针)
  小战士们:针。
  老班长:对,我们可以弯成钩不就是鱼钩了?
  小战士们:(忘形地拍着老班长)嗬,老班长,你真行!
  老班长:你们看着鱼,别让它们跑啦!我去去就来。(下)
  小梁:高兴得糊涂了,这巴掌大的水塘,鱼是跑不掉的。
  小宝:(冲着鱼塘)鱼呀,鱼呀鱼呀鱼……
  小俊:你们该为革命光荣牺牲……
  小梁:为革命贡献一切……
  小宝:让我们美餐一顿吧!
  [老班长上。
  老班长:同志们,你们看。
  小战士们:鱼钩。
  着急地等待着鱼上钩。眼看一条鱼就要上钩了小战士们急切期待着。
  老班长:大家不能出声,别让鱼吓跑啦!
  [稍顷,一条鱼被钓上来了,小战士们雀跃。
  [主持人上。
  主持人:从那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每次宿营,他把小战士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鱼汤给小战士们吃,小战士们的身体虽然还是一天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吃野菜来那可是好多了。可是老班长呢?怎么没见他吃一点鱼呢?(下)
  [夜。老班长收拾碗筷,然后走到舞台一角,蹲下身子,开始吃草根和小战士吃剩下的鱼骨头……
  [小梁悄悄地跟上去,观察。
  小梁:(抢过老班长手上的东西)草根、鱼骨头……老班长,你 ……
  老班长:(支吾)我,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小梁:不,我全知道了。
  老班长:(指指小俊、小宝睡觉的方向)小声点!小梁,咱们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他们……
  小梁: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呀!
  老班长: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指导员临走对我说:“老班长,小梁他们还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小梁:(感动地)老班长!
  老班长: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际,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过这二十天不容易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弱……
  小梁: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呀!
  老班长:不行,小梁,说真的,弄点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见不到鱼上钩,为了弄一点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小梁:老班长,你的眼睛不好,肯定在地上爬呀摸呀……老班长,以后这些事都让我来做吧,我能行!
  老班长:不,咱们不是早就分好了工吗?
  小梁:老班长,你就听听我的吧!你——
  老班长:(打断,严肃地)小梁同志,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稳定两个同志的情绪,鼓舞他们的信心!
  小梁:(失声地)老班长!(扑在老班长怀里恸哭)
  [老班长爱抚地拍拍小梁的肩膀,稍顷,他从衣袋里拿出一片树叶,放在嘴上吹着,《送郎当红军》的曲调在草地上回荡。小梁听着,慢慢地在老班长身边睡着了。风起,老班长把衣服盖在小梁身上,拿起鱼竿步履沉重地走去。蓦地,老班长摔倒在地。他在地上艰难地向前爬着……爬着,下。
  [大风吹醒小战士们。天亮。
  小梁:好冷啊!(四处张望着)老班长呢?小宝小俊,见到老班长了吗?
  小俊:鱼竿不在了,一定又是去钓鱼了。
  小宝:每天这时候他都回来了。
  小梁:(感到了什么)不好!小俊,小宝,快,我们分头去找。
  小战士们:(呼唤着)老班长——老班长……(下)
  [只有风声在继续。
  [小梁声音:“小宝,小俊,快来,老班长在这儿。”
  小梁、小俊、小宝扶老班长上。
  小梁:老班长一定是饿坏了,快给他弄点吃的。
  小俊:我去钓鱼。
  小宝:(抢过鱼竿)我去。
  小梁:(下命令似的)不,还是我去,小宝,你去烧火,小俊照顾好老班长。
  小俊、小宝:是!
  小梁:(接过鱼竿,将鱼竿抛入鱼塘)鱼呀鱼呀鱼,快上钩吧,救救老班长吧,老班长他不行……(边说边下)
  小俊:(竭力扶起老班长的身体,抽泣)老班长老班长……你醒醒吧,你都是为了我们才……(发现老班长动了一下)小梁哥。老班长醒了。
  [小梁急上。
  小梁:老班长,你醒了!我会钓鱼了,我钓到一条鱼了,小宝正给你煮汤呢,你吃了就会好的。
  老班长:(慢慢苏醒,吃力地)我不行了,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老班长拿出树叶交给小梁,小梁会意地接过,吹起《送郎当红军》的曲子。老班长无力地将手抬起,想抚摸身边的小战士,突然间,他的手垂下去了。
  小俊:(放声大哭),老班长!老班长……
  [小梁手中的树叶落地,双腿无力地跪下。小宝捧着鱼汤上。
  小宝:(见状,哭着)老班长,鱼汤烧好了。(爬向老班长,哭喊声回荡在草地上)
  小梁:(拿起鱼竿,把鱼钩捧在手上)等革命胜利后,一定要把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光芒!

  还有<倔强的小红军>
  视频:http://www.chinesef.net/xxyw/xysp/kbj/0060.jsp

  内容:
  【布景】
  茫茫的草地,野草枯黄,秋风萧萧。
  【地点】  草地。
  【时间】
  长征途中,一个深秋的傍晚。
  【人物】
  络腮胡子的红军将领陈赓;蜡黄脸、大眼睛、薄嘴唇、翘鼻子的小红军约十一二岁。
  幕启:行军掉队的陈赓十分疲惫地牵着一匹同样疲惫的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陈 赓:(关切地)小鬼,你累了吧,请上马骑一会吧。
  小红军:(满不在乎抬头微笑)没事,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你快骑上走吧。
  陈 赓:(命令的口吻)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红军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陈 赓:(真诚地)那,我们就做个伴一块儿走吧。
  小红军:(诚恳谢绝)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 赓:(无可奈何捋了一下胡子,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谢谢。你看,(轻松的把干粮袋一拉,拍了拍)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 赓:(疑惑地爬上马背)小兄弟,再见。
  小红军:(吃力地摆了摆手)老同志,请保重。
  这时灯暗了又明了,风声一阵比一阵紧。
  陈 赓:(突然停住)不对,我受骗了(调转马头奔回分手处,他看到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 赓:(急忙跳下马)小兄弟,你醒一醒。(他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手触到小鬼的干粮袋,掏出来一看,是一块烧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湿湿的牙印。)
陈赓明白了一切,马也长啸一声,小鬼在马背上,头一重,停止了呼吸。
  陈 赓:(内疚地,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仰天长叹。)陈庚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陈庚抱着小鬼在夜幕中走去……闭幕。

  3.一袋干粮
  视频没找到啊!!
  内容:一袋干粮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13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
  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
  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
  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
  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
  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
  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小兰忙问:
  “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20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明天再找嘛!”“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
  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
  “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
  “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20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
  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身子直发抖,脚底下一滑,身子一歪,小兰连忙使劲扶住了他。可小兰肩膀上那袋麦粉却掉到了河里。米袋在水里滚了几下,就冲走了。
  小兰愣住啦,她小声地叫了一声:
  “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伤员看她望着河水直发愣,就问: “小兰,什么东西掉到河里了?”
  小兰连忙摇摇头:“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掉。咱们走吧!”
  这时候,看护长从后面走过来了。小兰告诉她伤员咳嗽得很厉害。看护长双手扶住伤员说:“好,到前面找医生看一看。”
  她见小兰好象有点什么事儿的样子,又问: “小兰,怎么啦?是身体不舒服吗?”
  “没有。嗯……”
  小兰把刚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想:不能把丢米袋的事儿说出来。要是同志们知道了,准会把自己的粮食捧出来给我吃。大家的粮食都很少,我怎么能吃他们的呢?不,我要坚持
  看护长走了。小兰赶紧拔了许多野草,放在挎包里,把挎包塞得鼓鼓囊囊的好象真的粮食一样。
  晚上,部队休息了。小兰怕大家看见她尽吃野草,就跑去给伤员换药,洗绷带。等大家吃完了东西休息了,她才煮野草吃。
  这样过了几天,小兰的身体就不行了。常常拉肚子,头发晕,两腿软绵绵的,一点劲都没有。  有一天,她走着走着,一下栽倒在地上,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看护长正背着她呢。看护长是40多岁的人了,这些天来和大家一样,吃野草和麦粉糊糊,身体很虚弱。她背着小兰,脸上淌着豆大的汗珠,嘴里喘着粗气,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
  小兰醒来说:“看护长,我自己能走,快让我下来!”
  央求了半天,看护长才把她放下来。小兰咬紧牙,坚持着走到了傍晚。等大家休息以后,她又躲到一边煮野草吃去了。
  这时候,看护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小兰,你身体好一点了吗?哎,怎么一个人躲在这儿煮东西吃?”小兰赶紧用手遮住瓷缸:“我煮好东西吃,不让你看!” “好!我不看。”
  看护长嘴上这么说,趁小兰不注意,一下把瓷缸抢了过来,一看:“哎呀,小兰,你怎么光吃野草,一点麦粉也不掺呀?” “路还远呢,留着慢慢吃呀!” “你的米袋呢?”
  小兰拍拍挎包说:“这不是吗?”
  看护长奇怪地问:“你为什么放在挎包里呀?”
  “米袋破了个洞,怕麦粉漏出去!”
  “拿来!我给你缝缝。” 说着,看护长一把夺过小兰的挎包,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野草。她愣住了。 “小兰,你的麦粉呢?” 小兰看到看护长这么关心她,想说话,可嗓子眼像什么堵住了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才把丢粮食的事儿告诉了看护长。
  看护长听了说:“哎呀,小兰,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我们一起参加革命,就像兄弟姐妹一样。你没了粮食,大家应该帮助你呀!”
  说着,看护长从自己的米袋里,抓出一把麦粉,放进小兰的缸子里。“你先吃吧,我马上去报告首长。”
  不一会儿,小兰丢粮食的事儿,像一阵风似地传开了。同志们立刻提着米袋走了过来,你一把他一把地直往小兰的挎包里装。小兰忙摇手说:
  “不,不,谢谢大家……“
  这时候,那个伤员拄着拐杖走过来,拿着一点粮食,激动地说:
  “小兰,你为了救我,把粮食丢了。我这一份你一定要收下。”
  同志们都说:“小兰,你收下吧。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得把你这个小红军带出草地。” 小兰呢,感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收下了大家的粮食。
  这天夜里,小兰怎么也睡不着。想起小时候,在地主家里受剥削挨打受骂。要不是找到了共产党,自己早就死了。参加红军以后,得到了首长和同志们多少帮助和教育,懂得了多少革命道理呀!
  小兰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永远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八、红军长征的故事,详细点?

红25军,在我党历史上是最英雄的部队之一,也是决定了长征成败队伍之一。

但对于红25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东西都隐藏在了记录背后。可以这么说,八十年代之前的所有关于红25军的记录和回忆录以及文学作品,都是有偏差的。

经过数年的研究分析和汇总,个人有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其实红25军的真正面目,就隐藏在这些资料背后,只是我们大家没有认真思考和分析总结罢了。下面就是个人研究的一些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说明,个人的这些资料都是有资料可查的,同时,个人也对红25军所有先烈抱有敬意,也无意冒犯任何一个先烈前辈,只是对有些历史拿出来给大家分享,能达到正本清楚或者还历史本来面目,才能更好继承先烈遗志。由于本人非专业学历史,仅是个人爱好,有遗漏错误之处,请大家给予原谅和指正。

1、关于红25军,很多资料都说是徐海东创建的。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红25军是原鄂豫皖游击总司令土地主席吴焕先和鄂豫皖第一任省委书记沈泽民创建的。

吴焕先

当然,在这个红25军之前,还有一个红25军,他创建于安徽金寨,后来随红四入川,长征后为红31军,后改编为129师385旅769团,这个今天就不详述了。

1932年,张国焘擅自背着沈泽民吴焕先带着红四入川后,沈泽民没有办法,就协同将鄂豫皖一些游击队及红军遗孤组织起来,重建红25军,军长兼政委吴焕先。开始下辖两个师,分别为红74师,师长徐海东,政委戴继英。红75师,师长周系远,政委高敬亭。后鄂豫皖省委红25军与皖西红28军合编,下辖三个师,分别为红73、74、75师。

红25军领导

因此,说红25军是徐海东创建的是不严谨的,他只是一个重要的将领而已,其实在红25军领导排名还是比较靠后的。

在当时的鄂豫皖,沈泽民为鄂豫皖书记兼军委主席,吴焕先为军委副主席和红25军军政委,徐宝珊为特委书记,参谋长郑位三,还有李贵龙、戴继英等党内位置都在徐海东之上,所以说徐海东创建了红25军,是不准确的。

结论就是,红25军的创始人只能是吴焕先和沈泽民,而不是其他人。

二、谁指挥的红25军长征

现在网上很多文章和一些资料,一般都说是徐海东带领着红25军的长征,其实这也是错误的。

1934年10月,程之华由鄂豫皖交通员吴焕先的老部下石健民领着到达鄂豫皖,传达中央指示要求红25军参与长征,以调动国军来转转中央红军长征压力。

原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已经牺牲,原特委书记徐宝珊继任书记兼军委主席,为了确定红25军长征问题,鄂豫皖召开花山寨常委和军委会议。会议达成以下决议:

1、红25军以抗日先遣第二支队进行长征。留守原红75师师长高敬亭重建红28军,坚持斗争。

2、撤销师级编制,由程子华任红25军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兼军委副主席,郑位三任参谋长,戴继英任政治部主任,徐海东任副军长。

关于这个人事决定,现在网上流传着程子华的军长是徐海东让出来的。这是极其错误的。

原因如下:我党对于军级干部,肯定都是由党统一任命,要说是可以私人相让,这是把我党当成梁山泊了!

徐当时既不是省委委员也不是军委委员,他是没有资格参加花山寨会议的,所以让更不可能了!

后来关于这个问题有个网友说他看过一个资料,说徐曾澄清过这个历史,让军长之事子虚乌有,也为程之华洗清了冤枉。

3、红25军长征徐海东并不是指挥者。

1927年11月13(17?)日,红25军开始长征。12月27日,发生虞家河战役,程子华双手贯穿,徐海东脑部中弹,命悬一线。从此二人基本就退出一线指挥,尤其是徐,一直被担架抬着长征。

由于徐海东程子华的受伤,后徐宝珊病逝,吴焕先兼任鄂豫皖省委书记,所以军政一肩挑,而参谋长郑位三对于军事较弱,于是戴继英替代郑位三任参谋长,郑位三任政治部主任。

在戴继英等人的配合下,吴焕先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李贵隆任特委书记,并支持张星江建立鄂豫边根据地,建立红29军。

吴焕先在鄂豫陕根据地,一共打败了数次东北军和西北军的联合围剿,缴获了大批装备,并在一次战斗中缴获西北军庞炳勋部军械库,缴获装备子弹布匹无数,使整个红25军成为我军装备最精良的部队。

对此,吴焕先向中央报告说,合计缴获轻机枪28挺,重机枪12挺……

吴焕先报告原文

仅按此次缴获看,红25军机枪配备到班一级,一点都不是谣言。

当时的徐海东由于伤情过重,一直在礼泉县陈姓地下党养伤,并从这里结婚生的徐文伯。这个说法是陈氏后人说的,但根据徐海东回忆说徐文伯出生于陕北,这就是另外一个说法了。参考一下。

附:这个陈是我党秘密人员,湘军后代,来自湖南,家庭巨富。曾捐助红25军大洋2万余,粮食牛羊无数,据他后人讲和刘志丹、袁宝华、王首道等领导人很熟悉。由于无资料证明他说的是真的,仅供参考吧!

为什么介绍这段历史呢,就是为了理清红25军到底是谁指挥的这个公案。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徐一直在养伤,直到第二年七月(35年),所以他是没有参加红25军所有战斗的。至于网上有人说他在担架上指挥长征,动动脑子想想,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成了神剧了!

吴焕先在写完给中央的报告后,就离开鄂豫陕继续长征,于同年8月21日,牺牲于与陕北红军会师前的最后一战,在泾阳死于马家军的偷袭。9月16日,红25军与陕北红军会师,长征结束。

综上所述,红25军长征,徐在红25军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应该是吴焕先和戴继英起到了主要作用。

现在网上把红25长征的功劳,都加到徐海东身上,是极其偏颇的,无论在军内还是在党内,徐的位置都很低,要说是他指挥红25军长征的,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当时,在红25军,徐宝珊病逝后,吴焕先接任鄂豫皖省委书记兼军委主席兼红25军政委,无论是从党内还是军内,他都拥有绝对的权威。当时的二把手应该是郑位三,他是当时的特委书记,军长程子华,参谋长戴继英,都兼任省委委员和军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后任鄂豫陕特委书记,豫陕边省委书记(原来隶属于鄂豫皖)张星江,(这段历史记载有些不清楚)这些人在红25军的排名,都要高于徐的,所以说,现在说徐是红25军的领导者,是勉强的。

那么,为什么徐当时不是军委和省委委员呢?

这牵扯到一段关系到红25军命运的一次会议。

4、吴焕先改组政治局

豫陕边(也称鄂豫陕)建立以后,红25军在吴焕先的领导下,也打出了威风,导致东北军120、115师被蒋介石撤销编制,加上到达陕北后被打的撤销的110师和129师,四个师被红25军打没了!

看到没有,这四个师其中有三个成为蒋介石的噩梦,始作俑者,乃红25军也!这个暂时不说了。

红25军的威名传到了四川,也让另立中央的张国焘动了心思,就命令红25军入川加入红四。

注意这个时间点,正是张国焘另立中央的时候,他私自成了中央,自任书记,而且成立了所有机构,吴焕先被任命为中央委员,并有其他任命。这个名单很好查到,就不介绍了。

红25军由于和红四的渊源,绝大部分领导都主张入川去加入张国焘。

但在这时,吴焕先缴获了张学良的一些报纸,其中就有大公报,报道了中央红军的一些消息,吴焕先根据报纸提供的信息,准确的判断出中央红军的进军路线,他果断否决了红25军和张会师的想法,马上组织红25军北上,做好迎接中央的准备。

由于很多红25军的领导对张根由有感情,所以吴焕先继续北上的阻力非常大,为此吴焕先果断改组鄂豫皖政治局常委名单,从八人降到三人。

对于这段历史,吴焕先在写给中央的报告中说道:……为了打击入川的动摇主义和右倾主义,……我们改组了省委,×××,×××退出省委……

这个文件,将两个人的名字给隐藏了,即使这样,其实很容易推测出是谁。其一肯定为活到解放后的有影响力的人,其二就是这个文件在后来又提供了新省委名单,一对比,那么很容易就知道呗被调整的是谁了!

报告原文

从这个新名单上可以看出,程和徐被调整出去。

调整出去并不意味着就支持入川,但至少有很多原因在里面,就不过度解读了。

5月,徐宝珊病逝,7月17日,吴焕先写完报告,由箭牌乡老乡石健民送到上海,后报告由鲁迅先生辗转送到中央,才得以留存至今。

也幸亏有这个报告,我们才明白了红25军长征史上的一些迷案,得以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否则,有很多东西就无法再让后人知道了!

写完报告一个月后,吴焕先牺牲,由于各种原因,他的事迹逐渐被人忘却,一直藏在历史深处。

50年后,红四走上了历史舞台。尤其是吴焕先的老部下,都成了国家党和军队的领导人,他的事迹才慢慢为人所知。2009年,他被评为我党双百人物,同时河南省政府立碑纪念,碑文称吴为无产阶级革命家、郑州家、军事家。这个碑文应该是经过审核同意的,对吴有无上的赞扬,因为能同时获得这个称呼的,在我党历史上不过十数人!

5、为什么吴焕先后来声名不显呢

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

1,牺牲太早,而他又远离中央,他做过的事中央应该不是很清楚。

2、张国焘的影响,尤其是在分裂中央时将吴焕先列入领导人之列,而吴牺牲后,无人给他解释。解放后又运动不止,没有人敢提吴的事迹,直到八十年代后。

3、为尊者讳。大授衔后,凡是纪念红25军长征的地方,无不把徐排到第一位。

6、扑朔迷离的九间房事件

对于九间房事件,是某些人一直对吴焕先不满的事件之一。

但对于九间房事件,其实现在看来,是非常诡异的。

1.首先张汉民部一直尾随红25军,虽然有人联系吴焕先说是地下工作者,但联系人(名字忘记了)并不承认张汉民身份。

2、吴焕先向张要地图,张提供了一张错误百出的旧地图,借口没有新的。

3、张有被捕历史。

由于结合以上疑点,吴焕先打垮了张汉民部,并在等了十几天以后,无人能这证明张汉民身份而被错杀。

但诡异的是,中央到达陕北后,马上给张平反,列为烈士。

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出面给张汉民证明身份呢?

个人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

张国焘另立中央,红25军态度对于中央来讲属于态度不明,当时张下令抓捕毛周博王,所以张汉民部对红25军心怀疑虑,这也是当时的联络员在张汉民被俘虏时不敢证明他的身份。而张的任务,是来监视红25军的,所以才造成后来的误会。

根据事件的过程和发展,个人认为这个解释是最符合实际的。参考吴焕先报告原文,我们可以看一下过程。

报告原文

但对于吴焕先来讲,他对张汉民的身份还是存在疑虑的,就在报告里向中央提出了他的疑问。

报告原文

由此可以看出,在张汉民被俘虏后,等了近半个月,无人能给他证明身份,根据当时的状况,是值得深思的。

以上,就是整个红25军的长征史。从以上可以看出,在整个长征中,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网上流传的那些轶事,要么是过去非常年代的编造,要么就是段子,谬误很多。

当然,导致后来这个结果的原因还有很多,这就牵扯到红25在陕北及在抗战中的一些往事,以后再做介绍。

码字不易,请大家多加鼓励!

九、从七律.长征看红军长征经历的历程?

1934年10月13日长征出发的第4天:1、这一天军委为严守军事机密,对军委直属纵队和各军团的代号重新作了规定:军委为“红星”,总司令部为“红星司令部”,总政治部为“红星政治部”等类推。

突围行军的抬轿子队形

2、第一野战纵队为“红星”

第一野战纵队为“红安”。

3、第二野战纵队为“红章”。

第二野战纵队为“红章”

4、红一军团为“南昌”。

红一军团为“南昌”

5、红三军团为“福州”。

红三军团为“福州”

6、红五军团为“长安”。

红五军团为“长安”

7、红八军团为“济南”。

红八军团为“济南”

8、红九军团为“汉口”。

红九军团为“汉口”

9、规定这些代号自1934年10月15日开始施行,师以下单位的代名由各军团自定。10、这一天制定好了在兴国抵抗北部国民党军的红五军团即将撤离后的工作。

红五军团即将撤离

11、这一天,军委兵工厂六百余名职工,携带子弹箱、手榴弹,煤油和机器设备等,从兴国县莲塘区官田出发。

军委兵工厂从兴国县莲塘区官田出发

1931年至1934年,中央军委在兴国县兴莲乡官田村创办中央兵工厂,共存续两年零六个月,初创时设总务(厂部)、枪炮、弹药、利铁科和工人俱乐部,后扩建为枪炮、弹药、杂械三厂。兵工厂从初建时仅有的几十名工人,后发展到400多人,设备从仅有锉刀,打铁炉发展到有发电机、车床和鼓风机等机械设备,兵工厂驻官田期间,修配和制造了大量枪支弹药,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为中国军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里被誉为 “人民兵工的始祖”“人民军工发祥地”。

网上图片·非原创·提醒即删

12、这一天,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报道,在13日的早晨10点15分,蒋委员长和夫人宋美龄由杨虎城夫妇陪同去西安碑林游玩,他现在心情很轻松,因为,他觉得在江西一带被重兵围困中的红军已经插翅难飞了,他携夫人坐着新买的飞机开始全国周游了,目的是向全国各地、各方人士解释他颇受争议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主张,他却不知红军这时已经开始悄悄的突围了。

红军这时已经开始悄悄的突围了

13、这就是长征出发第4天发生的一些事情。

十、六盘山长征景区有缆车嘛?

六盘山景区现在没有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