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六大景点
杜甫草堂六大景点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一处非常值得小伙伴们前去游玩的旅游景点,其中有着不少好玩的景点哦!想去游玩的小伙伴们,快来一起看看杜甫草堂六大景点都有哪些吧!详见下文。
1、大雅堂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 2002年正式开放。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集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
2、茅屋
杜甫草堂博物馆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了“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3、大廨
大廨是一座敞厅式建筑,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的意思,即古代地方官吏办公的场所。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不得重用。清嘉庆十六年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经做官,应该有办公的场所,大廨便由此得命名。大廨正中杜甫的铜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作品。
4、诗史堂
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诗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厅的正中陈列着一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的杜甫塑像。
5、工部祠
工部祠是五重主体建筑的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因为杜甫在成都时,曾被严武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将纪念他的祠宇称为工部祠。工部祠前有清人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工部祠内,正中设杜甫神龛,东西两侧分别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殿内还存有两通杜甫石刻像,正中是明人何宇度所作,刻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石刻把杜甫刻得体形丰满、气度雍容。另一通是清朝人张骏临摹南熏殿本所刻“诗圣杜拾遗像”。石刻之杜公像面容清癯,目光深沉。把诗人颠沛流离、忧国忧民的满腔愁肠表现无遗。除此之外殿内还有两通草堂石刻全景图,分别为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93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所刻,石刻清楚地勾勒出当时的草堂风貌。
6、柴门
柴门是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也是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它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门上匾额“柴门”二字是著名画家潘天寿所书。
在浣花溪附近住过的诗人有谁
在浣花溪附近住过的诗人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相关内容如下:
1、浣花溪是成都的一处著名风景区,因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此地居住而得名。杜甫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度过了一段宁静的时光,并在此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歌。
2、除了杜甫,还有一些其他的诗人也在浣花溪附近住过。比如,唐代诗人薛涛曾居住在浣花溪畔的百花潭,留下了“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的诗句。
3、五代诗人韦庄也曾居住在浣花溪畔,他的故居如今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景点。此外,明代诗人杨慎、清代诗人张问陶等也曾到访过浣花溪。
4、这些诗人之所以选择在浣花溪附近居住,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里的人文气息浓厚。
5、浣花溪畔的草堂、薛涛故居、韦庄故居等景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且周围还有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遗产,这些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人文滋养。
浣花溪的景区特色
1、自然风光优美:浣花溪景区内有着茂密的植被和清澈的溪流,景色宜人。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欣赏到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
2、人文景观丰富:浣花溪景区内有着众多的人文景观,如杜甫草堂、薛涛故居、韦庄故居等。这些景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且周围还有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3、诗歌文化浓厚:浣花溪景区是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孕育出了一批杰出的诗人和诗歌作品。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诗歌文化氛围,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旅游设施完善:浣花溪景区内有着完善的旅游设施,包括酒店、餐厅、购物中心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旅游服务。此外,景区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节目,如划船、赏花、文艺演出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旅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