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旅游景点 > 介绍一下湖北省的十堰市

介绍一下湖北省的十堰市

栏目: 作者: 时间: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辖五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一市(丹江口)、两区(茅箭、张湾),总人口达346万余人。

十堰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工业基地。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驰名中外东风车的故乡,是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东风公司十堰基地现有各类专业厂28家,固定资产300多亿元,职工8万多人,年产东风系列商用车20多万辆。全市与东风公司配套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200多家,从业人员17万人,汽车工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80%,是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

十堰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十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丰富密集。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A级旅游区、亘古无双胜景,天下第一仙山的道教圣地武当山,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有轰动中外、240万年前的郧阳人头骨化石,有举世罕见的白垩纪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汉民族第一民歌村和故事村,有神秘瑰奇的野人洞、野人谷、温泉等8大类90多处旅游景点,是华中黄金旅游圈的重要一环。

十堰是物产富饶的资源大市。全市水资源总量401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00多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达340多万千瓦。水域面积154万亩,可养殖水面62.3万亩。素有世界水都、亚洲天池之美誉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自然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标准,2010年全线建成后年可调水100亿立方米润泽京、津及华北广大地区。生物资源31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51.6%,香菇、木耳、魔芋、有机绿茶、山野菜等绿色食品畅销国内外;中药材资源共有1360多种,素有华中药库之称,是全国重点中药材产区之一。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的矿藏有50多种,潜在开发价值达4000亿元以上,绿松石、金银、稀土、大理石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十堰是贯穿东西的交通走廊。十堰位于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结合部,距武汉、郑州、西安、重庆均为500公里左右,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贯穿十堰的襄渝铁路是华中进入西南的交通大动脉,已建成通车的西康铁路是华中经十堰进入西安的最便捷通道。汉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到武汉可早出晚归。随着十漫高速、银沪高速、襄渝铁路二线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襄天高速、郧房高速的启动,十堰连南带北、承东接西、通江达海,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十堰是充满生机的投资热土。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大开放战略,培植壮大汽车、水电、旅游、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一主四大产业,突破性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7年,十堰市全市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37.54亿元。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实力评估中,2002至2004年十堰市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城市等殊荣。

地理状况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中上游,跨东经109°29′至111°16′,北纬31°30′至33°16′,在中国“雄鸡”型版图中正处于“鸡心”部位,在历史上曾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她东与湖北襄樊接壤,西与陕西安康为邻,南与湖北神农架和重庆万州交界,北与陕西商洛和河南南阳相连,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重镇,是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全市辖五县一市两区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即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和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总面积2.3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6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834㎜,平均气温15.2℃,年日照总时数1655至1958小时,无霜期244~255天,空气质量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