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特产推荐 > 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有哪些?

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有哪些?

栏目: 作者: 时间:

光饼

光饼起源有典故:相传明 嘉靖四十一年,倭寇为患,时戚继光奉命清 剿, 驻节福州,为了军粮供应动脑筋,发明了 以面粉为料,搓捏成直径约寸许,中凿一小孔 可以结串随身携带的小饼块,后来百姓为感念 戚将军灭倭安民之功绩,遂用将军之名以名 饼,藉资纪念。

蛎饼

刚炸好时酥香扑 鼻,色呈金黄色,十分诱人,为著名福州街边 小吃。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

在福州是市 民常用的早点

干层(叶) 糕

制作千层糕时要先“发肥”,即先以 面粉加水搓成面团,用滚水煮过,再加入面粉 及糖搓匀。加入鸡蛋粉、奶粉等搅拌均匀后, 擀成片状,上铺肥猪肉、红枣、冬瓜条等碎片, 对摺,再撒上配料。如此一摺一撒而成层状或 书页状,故名;作好蒸熟即可切块食用。

卷煎

制法:糯米蒸熟后,再用 清水冲洗,去其黏性,加入猪油及糖搅匀,用 豆皮铺成片状抹上一层黑豆沙,卷成简形并蒸 熟,吃时油炸过即可。

礼饼

是福州地区和东南亚各地 及台湾福建籍华侨民间男女婚聘嘉庆,探亲访 友,孝敬长辈的特色传统礼品。作法是以面粉、砂糖、猪 油、桂元肉、红枣、花生仁、核桃仁及白芝麻 等配制而成“甜礼饼”,而“咸礼饼”则在甜礼 饼馅料中另加入鲜虾肉、酒及调味品等配料。

元宵丸/汤丸/ 时丸

作法是把糯米粉与水和 好,搓成小团,再捏成薄薄的饼状,当中放 馅,然后包起来。馅料为半肥瘦猪肉加鲜虾用 黑酱油配成。汤丸外皮作法与元宵丸相 同,唯其馅料是由花生、红枣、黑芝麻及红糖 等配制成,也可单用枣泥或豆沙。另有时丸,不包馅 料而作成汤圆状,粘花生粉,黄豆粉及芝麻等 的混合料而吃。 线面福州线面始于南宋,距今 有八百多年历史。

线面

煮食简单,只要将线 面放入沸水中,待再沸即可捞起,加上烧好的 羊肉即成羊肉线面,加上鸡肉即成鸡肉线面。

福州年糕 (肉圆)

以6成的红糖与4成的蕃薯粉浆混合 均匀,下铺豆皮后蒸熟,未蒸前加入芋头丝、 肥猪肉丝、花生粒、黑酱油及红酱,亦可铺于 豆皮上,上面以红枣点缀,以加强“年”之气 氛。

橄榄(十香果)

橄榄也是福州的主要特 产,它的别称很多,华侨称之为“福果”,以示 对乡土怀念之意,又有人说因为福州产量最 多,故称“福果”。

糟菜

把介菜经脱水处理后,利用红糟(酒 糟)的作用,把菜浸渍在容器内使其入味,同时 保持食物在短期内不会变化;吃法多种,可有 蒸、炒、煮等烹饪方法。

拗九粥(孝顺粥)---[我觉得这个念法好象是福州话译的]

通常在农历正月廿九日拗九节时, 家家户户必准备此类甜粥,叫做“拗九粥”(或 称孝顺粥,由子女煮好侍奉父母吃,以示孝意)。

太极芋泥

太极芋泥,是福州菜肴中 的甜食之一,每逢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年 长者尤为喜欢。相传,林则徐为钦差 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 事特备了西餐凉菜宴请林则徐,妄图让林则徐 吃冰琪琳时出丑,但为林则徐识破阴谋。事 后,林则徐也备了丰盛筵席“回敬”这帮领 事。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一盘颜色灰亮暗红的 菜,似两条鱼卧在盘中,不冒热气,跟凉菜无 异。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掐了往嘴里一送, 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另一位领事吱了 一声,原来嘴唇被烫出一圈红红的“花边”,其 他客人都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 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州的名菜,叫做太 极芋泥。”

春卷

春卷,又名春饼,是民间 流行的传统小吃。据说宋朝有个书生,为了应 试,整天深居书斋,埋头攻读,常常废寝忘 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劝他也没用,就想了个 办法,把米磨粉制皮,包上菜肉的馅,卷在一 起,既能当饭,又能当菜。书生自此日日饱餐。 以后春卷逐渐流行于城乡各地,民多食用。

福州鱼丸

鱼丸,是福州著名的小 吃,也可以作为宴会上的汤菜。

佛跳墙从同治末年(1876)至今有 百多年历史,原名“福寿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