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详细资料大全
三发(Sambas)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西加里曼丹省的县、镇、市。目前镇长由Yusran, S.Sos.领导,三发镇人口为3.9693万人(2004年)。
基本介绍
中文名 :三发 外文名 :Sambas 领导者 :Yusran, S.Sos. 人口 :3.9693万人 简介,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地理区分,特色产品,华人生活,概况,三发华人,后续, 简介 三发县图腾 三发市位于三发县区的中央地带。三发市最初的成立先由三发中央苏丹王国(Pusat Kesultanan Sambas)统领。 目前三发苏丹王国相关宫殿以及文化依然由当地 *** 完善保护。受保护的宫殿名为Alwatzikoebillah宫殿,位于Dalam Kaum村,Alwatzikoebillah宫殿前设有三发市最大清真寺,名为Agung Jami'清真寺或称为Sultan MuhammadSyafi'oeddin II清真寺。 三发市居民族民多为马来族占比例,称为三发马来族,其方言为三发马来语,语音听似巴达维(Betawi)亚方言(雅加达方言)。 Alwatzikoebillah宫殿 三发镇通常被三发县居民称为三发市,其口号为“Kota Sambas Terigas”。 Agung Jami'清真寺 历史沿革 在荷兰殖民时期,三发镇当初是荷兰统治属下的殖民地(onder afdeeling)殖民地区领导(Onder AfdeelingChef简称OAC)同时也是三发苏丹王国的领地。 荷兰殖民时期在当地兴建的百年桥梁“白桥” 在日本殖民时期,三发镇由其中一名日本军事司令(Gunco)统治。 地理位置 三发镇面积为246.56平方公里。占三发县的0.64%。 地理区分 三发县属下的三发镇分为18个乡村,其中Lumbang村为面积最大乡村,Melayu村为面积最小乡村。 特色产品 三发市也以生产纺织布(Kain Tenun)而著名,比如Kain TenunSongket Sambas或称为Kain Lunggi,此布料花式与颜色五颜六色,生产在Jagur村和Sumber Harapan村。 印尼三发辣粥(Bubur Pedas Sambas) 三发市拥有出名的特产,最为出名的是Bubur Pedas(其方言Bubbor Paddas)中文为“辣粥”。 其他特产为Bubbor Ambo'(印尼语为Bubur Ambo')、Tempuyyak(印尼语为Tempoyak)和Padda'和炸香蕉(Pisang Goreng)等。。 优质甘甜的三发柑橘(Jeruk Sambas/jerukTerigas)和柚子(Jeruk Siam)成为西加里曼丹柑橘生产基地。 三发柑橘 华人生活 概况 西加里曼丹(西加)省又是印尼华人定居较早、人口最多的省份。据1999年印尼官方公布,西加里曼丹省华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 瓦希德上台后,印尼 *** 批准西加里曼丹省于2001年开始实行自治。不久前,西加里曼丹省的三大族群领袖达雅族、马来族、华族达成了一致协定,该协定重申:西加里曼丹省的华人是当地原住民之一。这是目前印尼唯一认同华人为原住民的省份。该协定还规定:西加省的第二大城市——华人占60%的山口洋市,市长一职必须由华人担任。而西加省首府坤甸市,华人约占30%左右,则规定其副市长一职必须由华人担任。其他县、市的 *** 长官,则由达雅族人和马来族人担任。三大族群领袖达成的一致协定还重申任何人不得违反协定的规定。目前,西加里曼丹省已有一位华人林冠玉当选为印尼国会议员,有4位华人当选为省议员,还有10位华人当选为县市议员。在西加里曼丹省议会选举5名地方代表出席印尼人民协商会议时,特别规定其中必须有1位是华人,到目前为止,印尼其他省份还未有给予华人如此“优厚”的政治待遇。 据历史记载,早在十二世纪时,就有众多华人居住在山口洋一带。 三发华人 西加里曼丹省三发县一带的山区里,至今还保存著一个称为“宋宫”的村落,该村落的村民与当地的达雅族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不会讲华语,但他们却认定自己是华人后裔,也保持着一些华人的风俗习惯。 2010年三发春节活动 与各地西加华人的生活方式大同。每年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已成为华人代代相传的不可缺的节日。 他们的生活多数为群体性,类似各国的“唐人街”。 他们信仰为佛教、孔教、天主教、基督教、少数为伊斯兰教。 至于沟通语言为印尼国语、印尼当地方言和华裔方言,分别为客家话(占比例)和潮州话。大部分三发的华人最多为广东客家人,后为潮州人和福建客家人。会懂中文的年轻人非常稀少,而老前辈较流利。 后续 千百年来,西加里曼丹的华人保卫、开发和建设了西加,华人被认同为西加的原住民族之一,实际上是恢复了历史原来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