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菊的栽培
一、药菊的栽培
药菊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菊花,有疏风散热、养肝明目、解毒消肿的功效。药菊的全部类型皆由人工杂交产生,品种极多,花序变化多端,形色尤为奇异。目前,常以白菊花(甘菊花)、黄菊花(黄甘菊)入药。全国各地广为栽培,由于产地与加工方法不同,药菊的商品名目繁多,著名的有:河南的怀菊,安徽的贡菊(徽菊)、滁菊和亳菊,山东的济菊,四川的川菊,浙江的杭菊等。除杭菊多呈玉白色或黄色,怀菊、川菊多为白色微带紫色外,其余多呈白色或黄白色。以安徽的产量大且质量最佳。由于菊花为大宗药材,用量大,且生产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是一个很有开发价值的项目。
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整地。选地势高燥、土层厚而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种植。耕地前施足底肥,一般667平方米(1亩)施经发酵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壮根剂2公斤(2袋),活性高效有机肥2袋,再翻耕耙细以备栽植。
2、繁殖方法。有分株和扦插两种方法。①分株法:在采收菊花时,选生长健壮、开花多的植株为种菊,留根不动,用粪土盖住,保护过冬,待翌春谷雨前后发新芽时分株移栽。移栽时按行距45厘米、株距36厘米,每穴1株,栽后覆土压紧、浇水。②扦插:多在4-5月份进行,把母株新生的幼枝剪下作为插条,长12-18厘米,去掉菊苗下部的叶子。先在苗床一端开横沟,沟深9厘米以上,每隔6厘米左右插苗1株,苗的先端应露出土面约6厘米,然后用细土覆盖半沟用脚踩紧,再盖土与畦平,然后接着开沟,沟心距为20-22厘米。一般栽后浇水,在温度15-18℃的条件下,约15-20天即生新根,待发旺时即可移至大田。
3、田间管理。①浇水,中耕锄草:菊花是一种浅根性植物,根系发达,需水量大,应适时适量浇水,中耕不宜过深,浅锄拔草即可。为了防止倒伏,最后一次中耕时,需在植株茎部进行培土护苗。②追肥培土:苗高21-24厘米时,结合培土追肥,每667平方米施人粪尿1000-1500公斤或饼肥75公斤,施肥后浇水,水渗透后培土防倒伏。③打顶:为使菊花多分枝、多开花、可采用打顶的方法。打顶宜在晴天进行,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第一次打顶在苗高30厘米时进行,摘去主干预芽,使分枝粗壮,再发分枝;第二次是摘去分枝顶端芽,使分枝粗壮,再多发分枝;第三次打顶视菊花植株生长情况进行。此外,还需摘除疯长枝条,以减少养分的消耗。
4、病虫害防治。①病害有锈病和霜霉病,发生时用”病毒灵”800-1000倍液喷洒,每隔7天喷洒一次,连喷2-3次。②虫害:主要是蚜虫危害叶部,防治方法:用40%氮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喷洒。
5、采收与烘培。①收获期。一般在10月上旬以后,待大多数花瓣展开但又要带一点黄心时方可开采,此时采下的花质量好。采下的鲜(水)花要及时摊开晾干,不要晒干。②烘焙干燥。一般采用烘房烘花。烘房大小可根据产花量多少而定。烘架上下间距约13-15厘米,花簸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筐幅75厘米左右较方便。簸上摊花,要朵朵近靠、均匀,厚薄视当天数量而定。烘焙温度,前3-4小时要控制在40℃左右,5-6小时后再逐渐上升到近80℃,再过11-12小时,又缓慢回降下来。总之,要烘干,使花色洁白,质量好。
二、滁菊的样子,怎样形容?
经开水冲泡后,80%花心向上,花心金黄色,花瓣玉白色,晶莹透亮,秀色可餐
花蕊硕大金黄,药瓣晶莹玉白,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
三、滁州贡菊的特点?
滁菊中富含大量维生素和稀有元素,其中包括硒!硒被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 医学研究发现,血液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生有所关联。调查资料还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人的身体有密切的关系,与癌症的发病率也有直接关系。
硒的作用有以下几点:增强免疫力、防止糖尿病、防止白内障、防止心脑血管疾病、防止克山病、大骨节病、关节炎、解毒、排毒、防治肝病、保护肝脏等。
因此,滁菊的药用价值非常高:清热、下火、明目、去毒、消炎、降三高等直接作用,还可以预防风热感冒、流感等疾病,更可以缓解身体各部位疲劳,保健身体!老少皆宜,长期饮用能保持身体健康!
四、滁菊怎样描写外形,颜色?
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滁菊 我国四大名菊(滁菊、杭菊、河南菊、安徽亳菊)之一。清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记载:“甘菊,安徽池河皆产,入药用”,可见滁菊已有二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因产于定远池河一带,故又有“池菊”、“池茶菊”之称。光绪年间曾列为贡品,又称“贡菊”。大约1885年,一位姓范的菊农将菊花引至滁县。目前在全椒县等地广为种植。原滁县1965年的产量高达6.85万公斤。滁菊性温和,气味清香,既可入药,又可作清凉饮料。医药上为清凉镇静剂及眼科药,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滁菊,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因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全国,被誉为全国四大白菊之首。清光绪年间接列为贡品,故又称“滁贡菊”。滁菊是重要的中药材,其味甘,性微寒,《现代实用中药》一书评价“安徽滁州产者最清凉,不苦不甜,白菊中以此为最良”。用来泡茶,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长期饮用,具有疏风散热,明目平肝解毒之功效,并对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滁菊系列保健饮品以精选的滁菊为主要原料,现已研制和开发出滁菊醉翁茶、滁菊贡茶、滁菊红宝茶、滁菊清凉茶等十几个系列产品,十分畅销。
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
滁菊 我国四大名菊(滁菊、杭菊、河南菊、安徽亳菊)之一。清乾隆年间的《本草纲目拾遗》一书记载:“甘菊,安徽池河皆产,入药用”,可见滁菊已有二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因产于定远池河一带,故又有“池菊”、“池茶菊”之称。光绪年间曾列为贡品,又称“贡菊”。大约1885年,一位姓范的菊农将菊花引至滁县。目前在全椒县等地广为种植。原滁县1965年的产量高达6.85万公斤。滁菊性温和,气味清香,既可入药,又可作清凉饮料。医药上为清凉镇静剂及眼科药,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滁菊,素有“金心玉瓣,翠蒂天香”之美誉。因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驰名全国,被誉为全国四大白菊之首。清光绪年间接列为贡品,故又称“滁贡菊”。滁菊是重要的中药材,其味甘,性微寒,《现代实用中药》一书评价“安徽滁州产者最清凉,不苦不甜,白菊中以此为最良”。用来泡茶,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长期饮用,具有疏风散热,明目平肝解毒之功效,并对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滁菊系列保健饮品以精选的滁菊为主要原料,现已研制和开发出滁菊醉翁茶、滁菊贡茶、滁菊红宝茶、滁菊清凉茶等十几个系列产品,十分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