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有什么好吃的。
推荐文章
一、大理有什么好吃的。
大理好玩的地方有:南诏风情岛、大理古城、大理地热国景区。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大理地热国景区大理地热国景区是由四川宜宾万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的旅游项目,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城“214”国道旁,景区距大理市56公里、丽江120公里、昆明400公里。
大理地热国景区把大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不可复制的多民族文化与神奇的温泉疗养文化融为一体;以蓝天、白云为帐,四面青山为邻,以国家级景区“茈碧湖”为伴,景区内小桥流水环绕,鱼在水中游人在岸上走、以及迷人的田园风光犹如人间仙景。
二、大理古城有哪些好好吃的
大理古城地道本地小吃是:烤乳扇,喜洲粑粑,油粉、卷粉,古城大街小巷都有,主要集中在复兴路上,北边是电影院门票的卷粉、玫瑰凉虾,特别好吃。油粉、烤乳扇、考饵块是复兴路的南段。
特别一提的是,明朝年间青石桥豆粉、油粉,口味非常的地道,在玉洱路东段杨家花园附近,有木雕“青石桥豆粉”的牌匾。还有就是五华楼前面,大理古城人自己做的手搓饵块,甜的特别好吃。吃饭呢,你可以在人民路东段或者南门对面那里,那里可以吃到大理的特色菜,比如海菜芋头汤、砂锅鱼、白族风味酸辣鱼、弥渡卷蹄、诺邓火腿,还有大理腌制猪肠、辣酱等等。
三、粑粑是什么意思啊?
粑粑叫饵块 木礁细春米饭团\春出一寨新米香\揉成饵块白如雪\蒸炒烤煮任品尝; 饵块则专门称谓用米饭舂制而成的食物,《说文解字》的解释:饵,粉饼也。 饵之言坚若玉珥也。在制作时先将稻米蒸熟,再舂捣加工,以保持稻米原有的筋芡,做出的食品即饵。 云南的筒状、卷状饵块属年货。云南人过年,不能没有饵块,春节做饵块、吃饵块及互送饵块是古老的民间习俗。饵块是昆明官渡的好,尤以官渡子间人舂的包饵块最佳。用纯好洁净的宝象河水与饱满晶亮的官渡大米做成的饵块洁白细腻,筋骨好,又软又糯。 瞥见子间兜裙屐,上市传呼饵块来。 饵块的酱,昆明人最爱吃的酱是芝麻花生酱,这种酱香甜可口。G还有芝麻花生酱,还有甜酱、辣酱,甚至云南豆腐乳也做了饵块酱,还有甜酱、辣酱,甚至云南豆腐也做了饵块酱。 由鸡丝炒饵丝发展成了卤饵块,以端仕街的卤饵块最为出名油亮红润、浓香扑鼻,油而不腻。 大理巍山的粑肉饵丝可谓都饵块之精品。肥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瘦肉并不用刀切断丝,筷子一戳就分解开来。昆明塘双路有一巍山籍人士开了家小店,知情者找上门去吃,香饵块直吃得人油汗淋淋,颊齿留香。 除了咸的煮饵块外,还有甜的。如用甜白酒煮的甜白酒饵块,用麻花白糖煮的麻花饵?quot;、牛奶煮饵块等等,很受喜爱甜食者的青睐。 类似西安的羊肉泡馍是把饵块切成片烤熟后,一小块一小块地掰碎,泡进鸡汤中食用,类似西安的羊肉泡馍,别有一番风味。 而在烧饵块中间夹睛一片卤牛肉,有 滇味汉堡包美称饵块制品也算是怪中一绝吧!
四、东阳在饮食方面有哪些特色,包括历史、种类、荣誉等
索粉
索粉的最佳烹饪方法是炒,炒索粉也是东阳人招待亲戚朋友的一道特色点心。炒制前,先用热水浸泡索粉,然后把水沥干净,放入热锅内快速翻炒,并加入各色调料,等索粉色呈金黄时放入青葱,装盘后就可以上桌了。2007年全国村官论坛在南马镇花园村召开,当时招待来客的菜单中,就有炒索粉,不少贵宾品尝后连声称赞。
东阳索粉据传起于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现在的主要产地分布于西山脚、夏溪滩、任湖田、东山头等地。据1932年《东阳县志》记载,索粉“以夏溪滩、林口、东山头为最,日产五十担左右”、“销邻县及杭、沪、合县内,每年约银元六十余万元”。可见当时东阳索粉生产规模之大、销路之广。以前,加工索粉是一项辛苦活,工序很多,加工前还要先看天气。等索粉加工好了,要挑到各地叫卖,有的甚至要赶到义乌、金华等地,经常去回“两头乌”,故有“三更起,半夜忙,三年只眠两年床”的民谣。
馒头焐肉
东阳民间宴席,一开筵就是馒头焐肉,寓意是恭喜大家事业兴旺发达。这道菜其实是从孔子祭祖的菜式衍化而来。孔子祭祖始用馒头、方肉。东阳沿用这道菜式,暗合东阳“教育之乡”的人文内涵。解放前基本上只盛行在南乡画水一带,而且只局限于喜庆宴席。随着生话水平的提高和馒头焐肉美名的传播,馒头焐肉这道美食现在已成风靡全国之势,不仅从民间农家推向了高档酒店,而且也从喜庆宴席推向了包括丧葬在内的所有宴席。没有了馒头焐肉,任你这次宴席上山珍海味再多,也会使举办宴席的东家在亲友面前失去面子。
传统的手工制作馒头,要经过制曲、做酒、和面、揉面、制作、预热、蒸煮、出笼等多道工序。
单说这制曲,要采用野生蓼草洗净装坛发酵后的蓼汁拌以麦皮,外用荷叶包裹晾干,制成馒头曲,只有用这样的馒头曲发酵作成的馒头口感才会纯真。然后跟做农家酒一样用糯米饭与一定比例的蓼曲混和做成馒头酒。作成的馒头酒并不甘甜,而有微涩。
和面是用一个大面缸,起码倒入几十斤面粉。传统馒头还分头面二面。头面要和得干一些,经过充分的揉面才能用。揉面这个活最费力,年青人在大冷天都揉得汗流浃背。因为要把未充分和匀的面揉成一块细腻、柔软的面团,(整块面团用手提着,露出部分要像水一样流出才算大功告成)不花上一番功夫行吗?
而做馒头的难度最大。把头面和二面迭在一起的面团经过双手的揉搓,慢慢的把份量比头面还多的二面融入头面里边,头面也渐渐的变成馒头皮包在外面。但如果手艺不到家,馒头就会露馅。
做好的馒头放在蒸笼里要经过预热。馒头能否发育完好就全看这道工序了。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馒头变成硬硬的面疙瘩或小蘑菇。馒头出笼也很讲究,需要一个身手和眼法很快的人手拿一根竹签,冒着燎人的热气飞快的在每个馒头上扎一下,这样有些吸气的馒头就会重新鼓起来。扎了也不鼓的馒头他会用手抓起来使劲摔一下,馒头也会起死回生,让面饼变成白胖胖的馒头。
出笼馒头外形为半圆状,柔软而带韧性,用手一抓,整个馒头缩于手心,放开则复原如初。盖上大红喜字或福字或寿字,然后分摊开来,等凉了以后就可以堆放收藏了。
俗话说:出笼馒头陈年酒。所以馒头刚出笼时趁热吃,味道特别好。现在有些酒宴上来得及的都直接叫馒头店送刚出笼的馒头就是这个道理。
至于焐肉,以前是用新鲜猪肉切成半斤左右头尖尾宽条型的三角形状的大块肉,现在改成一两左右小方块的了,先放在锅里用文火慢慢的煮透了,土话就是慢慢的焐的意思,焐肉也从此而名。用筷子一扎一个洞时,这样再捞出来,伴以红糖焦、料酒、姜末、香料等各种佐料进行红烧。装盘时再撒上葱花,有的还放上一些绿笋点缀一下,这样色香味齐全的焐肉就做好了。
索面
东阳特产索面又叫长寿面,主产于东阳市巍山镇曙光村等,历时几百年的传统产品,东穗牌索面是东阳市农民俱乐部巍山分部的荣誉产品。 属于传统的优质农产品,是老年人、产妇调养和人们居家调节口味的理想食品。 “索面”是东阳农村特有的名优“面产品”之一。它养胃,营养成分易消化吸收,是产妇坐月子首选的主食。随着交通业的便利发达,越来越多的“索面”变成一种响当当的绿色食品流向社会,家喻户晓。
索面加工的整个过程:“拌面——拉面——晒面——收面”。 拌面:要放点盐,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拉面:这可是个技术活,手必须好象有轻功,手用力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否则要拉断或粗细不匀;晒面:晒得时间也要适当,晒得太干,面就很容易断;收面:也必须轻手轻脚,还要把它盘得美观、整齐。
糖饧
“七月半,糖饧顿”,说的是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大家不生火做饭,都以糖饧为主食。现在则立夏一过,糖饧就开始上市~